悉心照顾患病哥哥与年迈母亲,她的“孝老爱亲”成为邻里榜样—— 张春敏:家人是我一生的牵挂
□本报记者 陈菲菲 通讯员 安 乐
早上6点,53岁的张春敏匆匆忙忙踏进哥哥家的大门,又开始了一天的忙碌。做饭、洗衣、打扫卫生,给哥哥喂饭、更换尿不湿、清理褥疮,照顾母亲的饮食起居,直到晚上把他们安排妥当,才能回自己的家。从清晨到深夜,这样的来回奔波一过就是六年。她对家人的悉心照顾得到邻里的交口称赞,她也成了新华街道王府山社区的“孝老爱亲”榜样。
1995年,张春敏的哥哥患上了精神分裂症,行为异常,虽然先后多次到医院就诊,但都没什么效果,只好回家养病。“发病的时候,不知道吃喝,需要一口一口地喂。在这样的夏天里,有时候会坐在日头底下,眼睛直愣愣地瞪着太阳。但更多的时候,性情异常暴躁,见谁打谁,嫂子受不了哥哥的精神异常,最终离了婚。”张春敏说,那时母亲身体还算健朗,放不下这个生病的儿子,一直和他生活在一起,方便照顾。
被精神疾患折磨的哥哥生活无法自理,饮食起居各个细节都需要人照顾,经常把大小便弄到裤子上,张春敏从来都没埋怨过,总是默默地将哥哥的脏衣洗干净。哥哥有时候会冲她发脾气,她都尽量忍着,尽量不刺激哥哥,但还是被哥哥追打过。有一次若不是被邻居及时拦下,哥哥手上的刀就砍在了她的头上,“他是个病人,更重要的还是我哥呀。”
原本这样的生活还在可控的范围内,但是,2009年哥哥脑出血,大面积脑梗死伴有癫痫,他的再次患病让这个家雪上加霜。“2013年哥哥再次住院检查时发现颈部大动脉血管起了个包,如果压迫到血管会造成生命危险,所以只能平躺在床上,还不能轻易翻身或摇头,吃喝拉撒都在床上完成。”张春敏说。
2014年,母亲摔倒腿部骨折,照顾哥哥和母亲的担子就全部落在了张春敏身上,她从来不敢离家太久。“像别人那样到处去旅游的事,更是想都不敢想。”现在她每天要给哥哥和母亲洗衣、做饭,一日三餐要一勺一勺喂给哥哥,给哥哥换尿不湿,烧艾水擦洗身体,用药膏涂抹褥疮,就像对待初生的孩子一样。
这些年,哥哥和母亲靠低保生活,她每月仅有1000多元的退休金也大多用来支撑这个残破的家。其实,张春敏兄妹6人,但其他人都在老家生活。“远水也解不了近渴,再说,久病床前无孝子,更何况是姊妹们呢。”张春敏体谅他们的生活不易,艰难地维持着这个家。
提起这些年的艰辛,张春敏仍保持着乐观,当被问及是否想过放弃时,她的回答非常坚定:“家人有病,我怎么能离他们而去呢?我不能离开哥哥和母亲,他们是我一辈子放不下的牵挂,这就是骨肉亲情。”⑦1
爱心热线:18623909396